The para mothed
文章中 如何分類筆記?一套簡單又通用的分類架構-PARA 說講述了筆記分類碰到的問題,以及如何應用 PARA 的分類架構來解決問題。
PARA 架構
PARA 是由四個單字組成的,如下:
- Projects
-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(下方講解均簡稱 Area)
- Resources
- Archives
這套架構是由生產力專家 — Tiago Forte 所提出,有以下 5 點特色讓作者覺得很棒:
- 泛用性:適用在任何型態的資源,你不但可以用在筆記軟體、也可以用在雲端硬碟、個人電腦的檔案分類。
- 行動性:筆記不再只是死板的資訊,而是可以讓你知道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。
- 產出導向:分類的目標是提升你的產出能力。
- 可縮放性:可以讓你依據需求調整檢視筆記內容的顆粒度,可以快速總覽也可以深入細節。
- 機動性:可直接從既有的筆記開始使用,不需要大幅顛覆整個既有的筆記系統。
筆記的可行動性 (actionable)
我們寫下的筆記,只有少數的筆記我們會花時間更新與維護 ; 而大多數都不會再被看第二遍,更不用說在上面記錄待辦清單、思考過程。
然而人的專注力是有限制的。在現實生活中,我一段時間 ( 2–3 個月) 只能專注在 1–3 個子專案,其他的子專案筆記可能 1 個月都不會開啟一次。
上述的結果會讓筆記的維護性變低;資料內容變舊,不容易讓知識累積。
作者心得
這篇文章快速地介紹了 PARA 這套筆記架構。就算已經有自己的分類方式,但想要讓自己的筆記更有行動力,也可以採用 PARA 的架構做分類。
在文章的一開頭提到了 PARA 的 5 個特點:
- 泛用性:適用在任何型態的資源,你不但可以用在筆記軟體、也可以用在雲端硬碟、個人電腦的檔案分類。
- 行動性:筆記不再只是死板的資訊,而是可以讓你知道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。
- 產出導向:分類的目標是提升你的產出能力。
- 可縮放性:可以讓你依據需求調整檢視筆記內容的顆粒度,可以快速總覽也可以深入細節。
- 可立即開始的:可直接從既有的筆記開始使用,不需要大幅顛覆整個既有的筆記系統。